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33~34...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33~3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1.B 2.A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1.根据当地1月平均气温3℃,且当地可种植水稻、油菜(油菜的主产区为长江流域),故判断为太湖平原。 2.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棉花         ②甜菜         ③垂直农业         ④区域专业化

B.①甜菜         ②棉花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C.①棉花         ②甜菜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D.①甜菜         ②垂直农业     ③棉花             ④区域专业化

 

查看答案

长日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每天的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14~17小时)以上才能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白天短(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夜间长。小麦、亚麻、油菜等属于长日照植物,棉花、玉米、谷子等属于短日照植物,关于两类农作物的分布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长日照植物适合中、低纬度地区   

B.短日照植物适合中、高纬度地区

C.长日照植物适合中、高纬度地区   

D.短日照植物适合高、低纬度地区

 

查看答案

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29~3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2.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D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查看答案

该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2.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不便 ②地价上涨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

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25~26题。

1.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省城市化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出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