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7~10题。
1.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背斜山 ②向斜山 ③内力地貌 ④外力地貌
A.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N为变质作用 B.N发生在F之后
C.M的形成于②无关 D.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目前以内力作用为主
3.下列实现着图中④的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南亚的冬季风
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② B、③ C、④ D、①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晴空呈蓝色的原因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散射 B、吸收 C、反射 D、折射
台湾岛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是我国地震多发区。这两大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C、亚板欧块与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010年读青海玉树地震参数,回答1-4题。
时 间 |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北京时间) |
震中位置 |
33.20N,96.60E(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
震 源 |
14km |
震 级 |
里氏7.1级 |
1.青海玉树地震发生时,玉树县当地的区时为
A、6时49分 B、3时49分 C、5时49分 D、4时49分
2.玉树发生地震之日
A、玉树县昼短夜长 B、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浙江省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3.青海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4.对玉树地震受灾情况了解最快的方法是利用
A、GPS B、RS C、GIS D、WPS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一:
乙 丙
材料二: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 ,分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4分)
(2)②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3分)
(3)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 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但现在又“重震雄威”,说出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分)
(4)丙图中的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曲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 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读“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1)读图,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铁路线各段的名称及起止点。(6分)
(2)对比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西两端气候类型及其特点。(4分)
(3)分析图中60°经线所穿过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