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4分)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

(24分)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简述图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写出长江对重庆形成和发展的作用。(3分)

 

资料一: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在2010年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资料二: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

天然气

电力

其他

比重(%)

77.9

12.8

4.6

4.7

(2)写出成都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3分)

 

(3)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4分)

 

(4)据当地地理条件,说出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上可采取的有效措施(3分)

 

(5)重庆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出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4分)

 

(6)你若在夏季去四川西部山区自助旅游,说出此季节需防范的自然灾害和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4分)

 

(7)指出上海宝山与本区域西部的钢铁工业区位条件的不同点。(3分)

 

 

(1)多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区(或盆地内部的平原上),(1分)多沿河流分布;(1分)供水和交通。(1分) (2)季风水田农业(1分)   该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1分);受四周山地的影响,交通不便,不利于农产品外运(1分)。 (3)重、化工业比重大、(1分)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高,导致排放酸性气体(SO2)多;(1分) 盆地地形使酸性气体难以扩散;(1分)气候湿润,大气水汽充足,(1分)易形成酸雨。 (4)加强水能资源的开发(开发水电、建水利发电站);(1分)发展天然气;(1分)在农村开发利用沼气。(1分) (5)工业基础较好、有充足的能源、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不断完善的交通、廉价的水运、土地租金较低(4点即可4分) (6) 洪水(或暴雨);(1分)滑坡(或泥石流)(1分) 了解沿途的天气、水文和交通状况(路况);旅游活动和安营避开河谷、陡坡等易发生水文及地质灾害的地段;具备基本的防范意识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等。(答出两点得2分) (7)上海宝山海运便利,(1分)更接近市场,(1分)需要进口铁矿、调入能源(1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0年1月23日下午16时,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的海冰范围达四点六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海冰分布面积占渤海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一。这次海冰灾害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冰层厚。阅读材料,回答21、22题。

1.造成此次海冰冰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锋面雨带长时间滞留     B.反气旋长时间控制该区域

C.寒潮影响时间长         D.北冰洋海冰向南漂移降温所致

2.此次海冰灾害主要影响是 

①内河航运    ②北煤南运  ③淡水养殖  ④海岛居民生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图8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代表的有

A.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C.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2.限制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图7为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6~1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A.30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350毫米

2.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3.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图5和图6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沼泽、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图5与图6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2.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更频繁

 

查看答案

2009年,第08号台风“莫拉克”在台湾造成461死亡、192人失踪损失、46人受伤,经济超新台币145亿元,图4中能够“莫拉克”成因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