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图12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1题。
图6中的地质作用与甲、乙、丙、丁四处岩石的形成,相对应的是
A.①一丁处 B.②一丙处 C.③一乙处 D.④一甲处
图10为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其等值线的数值c>b>a,读图回答1 9~20题。
1.等值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海拔 B.太阳辐射 C.降水量 D.气温
2.峡谷附近的察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原因是
A.地势低,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B.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终年多雨
C.印度洋西南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 D.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公里,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17~18题。
1.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土壤、地形
2.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图中的阴影区域示意我国四个地区,读图回答15~16题;
1.下列四个阴影区域所在省区,正确的是
A.桂、黑、甘、川 B.粤、辽、青、滇 C.粤、黑、新、川 D.粤、吉、青、藏
2.有关四地农业特色的概括,正确的是
A.外向型农业、旱地农业、绿洲农业、立体农业
B.基塘农业、温带畜牧业、河谷农业、坝子农业
C.水田农业、旱地农业、立体农业、高寒牧业
D.旱地农业、坝子农业、灌溉农业、立体农业
图7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12~14题。
1.80 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 B.电子制造业
C.服装制造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
2.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
3.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人口迁移 D.西气东输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变化情况。回答10~11题。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稍许 B.高度较低
C.高度相同 D.无法确定
2.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D.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