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50~51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由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这里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且人地矛盾尖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回答48~49题。
1.有关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不正确的叙述是
A.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 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C. 从森林向荒漠过渡
D. 从农业向牧业过渡
2.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破坏后恢复困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46~47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工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2.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产业部门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右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80~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图回答43~45题。
1.该产业部门属于
A. 技术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资源密集型产业
2.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 向该产业生产条件具有优势的区域转移
B. ①国家出经济衰退
C. 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 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3.有关①②③④国家和地区的今后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可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
B. ②可侧重发展以开发新产品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C. ③可成为①②地区研发的产品制造地
D. ④可成为产品研发中心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产生了促进作用,主要有
①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②消除了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和经济矛盾;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跨国公司的出现,使新技术、新管理观念产生空间扩散;
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逐步缩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对东部季风区的划分。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与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据此完成39~41题。
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大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天山—阴山一线
C.南岭山脉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2.关于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平原面积广阔;北方地区山地丘陵地形为主
B.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水热资源丰富
C.北方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以热带雨林为主
D.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的自然土壤更加肥沃
3.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
B.生物资源单一,复种指数低
C.洪涝灾害频繁,山地丘陵区地形较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D.气候干旱,降水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