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两个地理实验。根据材料回答。(12分)
实验甲(见下图):模拟某一天气系统的产生。在塑料水槽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出面倾斜交界面。
实验乙(见下图):观察一个地理事物运动过程。所需材料如下:顶层不封闭的长方形玻璃缸(长100Cm、宽30Cm、高40Cm);塑料膜板(在一侧开有一个小洞);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支香;火柴。其步骤是:①把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入玻璃缸内的两侧;②盖上塑料膜板,有孔的一侧对着冰盆;③点燃香,朝下垂直从小孔插入约30Cm。
1.甲、乙两项实验过程可分别模拟 和 (选写以下序号)。(4分)
①温室效应 ②气旋 ③锋面 ④逆温效应 ⑤高气压 ⑥热力环流 ⑦低气压
2.能够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2分)
A.低压系统中心 B.高压系统中心
C.冷锋的锋前 D.暖锋的锋后
3.引起空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2分)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空气上升和下降的垂直运动
C.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D.地球自转偏向力
4.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4分)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村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8℃;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
(1)该自然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0分)
(2)甲、乙、丙、丁四处中,一般情况下商店比较集中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6分)
读右图,回答问题(共12分)
(1)在右图中画出晨昏线,用表示夜半球。(4分)
(2)此时,与E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面另外一点的时间为 。(2分)
(3)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的点是 。(2分)
(4)将C、D、E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2分)
A、D、E三点按白昼由长到短排列是 。(2分)
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左下图为“季风区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右下图为该城“冬季大气二氧化硫近地面浓度分布图”。读图回答28~29题。
1.对该城区大气二氧化硫地面浓度分布特点及其污染物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二氧化硫地面浓度由东向西递增
B.大气二氧化硫地面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居住区
C.大气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D.大气二氧化硫来源与生活取暖排放的废气无关
2.若该城市的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则该城市的风频图(表示风向及风力大小:离中心点越远,风力越大)可能是下列中的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26~27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