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一 2010年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的数据资料(注:甲、乙代表两次地震的震中)
资料二 海地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于北京时间1月13日20时30分左右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并于海地当地区时14日2时左右抵达海地太子港机场。
1.关于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B.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C.两地震中相距约6000千米 D.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中国国际救援队所乘飞机的实际飞行时间约为
A.13小时30分钟 B.16小时30分钟
C.18小时30分钟 D.22小时30分钟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每空2分)
材料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 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3年)
材料二 世界产业转移路线图
材料三: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总量
地带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口总量(%) |
人均GDP(元) |
东部 |
58 |
41.2 |
7594 |
中部 |
28 |
35.7 |
4426 |
西部 |
14 |
23.1 |
3456 |
(1)材料三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三个地带GDP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________(大、小)一些。(2分)
(3)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2分)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4)从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与美国产业构成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差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美国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与其产业向外转移有关,美国转移到中国的产业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美国产业转移到中国,对中国何影响?(6分)
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A.GPS技术 B.GIS技术 C.RS技术 D.观测资料
GPS手持机界面图,此时,GPS手持机同时接收了多少颗卫星的信号
A.3 B.6 C.10 D.11
知道一个地区的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地理事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哪类基本问题
A.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B.模式问题
C.趋势分析 D.模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