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甲乙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9分)
(1)甲、乙两图所示的主要地区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2)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大势(2分)
(3)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相同的能源优势及形成条件。(3分)
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 ,图中共有个 断层,从地形来看B处属于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 边界。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 处。
(4)若F点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 板块中,E点所在的岛屿为我国的 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如果G处发生地震,图中地表各点中,地震烈度最大的是 。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是 ;属于高温熔化的是 ;属于变质作用的是 ;
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08年12月5日6时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东移南下强冷空气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华北大部、东北地区、黄淮、江淮将有5~7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可超过14℃。
材料二:2008年12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⑴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是由 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主要是 。
⑵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 地,依据是 。
⑶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使大气温度升高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
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具寒流性质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动力为西风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个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A. 取水——保护水源地 B. 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 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 排水——防止当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