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图1为“洞庭湖平原示意图”,图2为该区域M地放大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及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 当图2中甲村地方时为6点时,同半球同纬度的乙村恰为子夜。
材料二 : 2010年4月来自乙村的友好观光考察团来到甲村取经,“新农村建设经验”。考察团首先参观甲村A处的茶园,并参加采茶活动,随后参观甲村中的茶加工厂,并在临湖而建的茶商品陈列馆中品茗绿茶,户外湖光山色,室内清香飘逸,此情此景让乙村团员们留连忘返。
(1)图1中铁路①的名称是 ,城市②的主导区位是 。(4分)
(2)简述图2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3)试简要分析甲村办茶叶加工厂的主要有利条件。(6分)
(4)乙村团员回国后向当地政府提议学习甲村经验“引种茶树,建设茶厂,以此发展当地经济并以此增加村民收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单说明理由,并提出要达到目的的办法。(8分)
读下图,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两个不同时刻
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完成下列各题。
1.若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 当角θ、ω相差12°时,
则F点纬度为
A.12°N B.78°N C.72.5°N D.84°N
2.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
纬度范围是
A.3°N—3°S B.6°N—6°S C.3°N—17.5°N D.6°S—17.5°S
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AB为晨昏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示A点昼长为14小时,则北京时间为
A.0时40分 B.10时40分
C.5时40分 D.19时
2.当B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乙地区气候特点表现为
A.温和多雨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
3.关于丙湖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陆地上海拔最低处 B.是当地重要的灌溉水源
C.由岩层断裂下陷所形成 D.是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下图是某种作物在我国的栽培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作物若要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栽培,
首先要克服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光照 D.水分
2.图中①区域比同纬度的②区域更适
合该作物的栽培,是因为
A.①区域的光照条件优于②区域
B.①区域的水分条件优于②区域
C.①区域受地形的影响,寒潮等自然灾害对本区域的影响较小
D.①区域的地势平坦,更适合该作物的生长
暗筒式日照仪主要通过感光纸的感光历时记录日照时数。读“某高原日照变化趋势和分布”图(单位:%·(10a),图中空心表示增加或未变,实心表示减少),回答下列各题。
1.对图中日照变化区域差异,最恰当的描述是
A.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变化最大
B.平均海拔最高的东部地区变化最大
C.相对高度差异显著的地区日照变化最大
D.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变化最大
2.近45年来,该地区无论是总云量,还是中低空水汽条件的变化都很小,但该地区日照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年受准静止锋冷气团控制,云量较高,日照显著减少
B.全年受准静止锋暖气团爬升影响,降水增多,日照显著减少
C.全球变暖,热带北移,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D.八十年代以来该地工业化进程较快,大量工业污染物排放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交通运输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2.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