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A.①-Ⅲ B. ②-Ⅱ C. ③-Ⅳ D.④-Ⅲ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4题。
1.丙、丁两区域相比
A.比例尺丁区域小于丙区域
B.实地面积丙区域大于丁区域
C.一年总日照时数丙区域大于丁区域
D.二分日日出时的地方时,丙区域早于丁区域
2.丙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
A.青稞和油菜 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柑橘 D.小麦和棉花
3.乙所在的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该注意
A.红壤的改良 B.黑土的利用和保护
C.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D.盐碱地、涝洼地的治理
4.甲、丙两区域共同存在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水体污染 B.酸雨肆虐 C.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D.水土流失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表1为我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读图和表,完成1—3题。
表1
节气 |
直射点纬度 |
节气 |
夏至 |
23 0 26ˊN |
夏至 |
芒种 |
19 0 31ˊN |
小暑 |
小满 |
15 0 37ˊN |
大暑 |
立夏 |
11 0 43ˊN |
立秋 |
谷雨 |
7 0 45ˊN |
处暑 |
清明 |
3 0 54ˊN |
白露 |
春分 |
0 0 |
秋分 |
1.该地纬度为
A.3°26ˊN B.10° N C.20° N D.23° 26ˊN
2.夏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值的年内出现频次为
A.1 B.2 C.3 D.4
3.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A.春分至立夏 B.芒种至小暑 C.小满至夏至 D.小暑至处暑
(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和谐度指标体系由资源环境子系统(资源丰度、环境压力、环境治理、环保水平等)、经济子系统(经济总量、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等)和社会子系统(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城市发展等)组成。图是我国某城市群2000-200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和谐度变化趋势图,表是和谐度等级划分表。
(1)试分析2000-2008年我国某城市群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和谐度变化特点?(6分)
(2)资源环境子系统和谐度变化趋势如何?简析其原因。(6分)
(3)社会子系统和谐度的变化趋势如何?简析其原因。(8分)
(4)简述促使经济子系统和谐度不断优化的主要措施?( 6分)
(30分)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表为该区域中③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10分)
(2)描述③地的气候特征。(6分)
(3)图示地区为该国重要的加工工业基地,评价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4)从图中该国城市、人口的分布,分析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受灾害程度有何影响?为什么?(8分)
图中弧N为某局部经线圈,A、B两地纬度相同,O为该经线圈圆心,图中太阳光(→)与N位于同一平面,且与A相切。读图完成下题.
11.此日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Ks*5u
A. 00 B. a
C. 900-a D. 23.5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