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 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26′N,15°W)
C. 甲地的气候干湿季分明 D. 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2.h的值是
A.23°26′ B.43°08′ C.46°52′ D.66°34′
3.判断图中n与y的关系
A. y=24-n B. y=26-n C. y=36-n D. y=48-n
2009年9月23日,印度在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13°47′N, 80°15′E)进行的“一箭七星”的发射。一枚PSLV-C14型极地卫星运载火箭,于当地时间23日11时51分左右(东5.5时区),携带7颗卫星发射升空。据此完成1-2题。
1.卫星升空时,北京时间是
A. 23日14时51分 B. 24日14时51分
C. 23日14时21分 D. 24日14时21分
2.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8°N,102°E)相比较,该航天中心的优势是
①纬度位置低,为赤道无风带,有利于发射;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晴朗天数多;
③地处岛屿,发射安全;
④交通便捷、有利于航天器材运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持续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90多毫米,强降雨导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遇难1465人,失踪300人,受灾4496户、20227人。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西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年平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842小时。据此完成1—3题。
1.灾情发生后,对抢险救灾指挥决策、灾情评估等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是:
A.RS技术 B.IT技术 C.GIS技术 D.GPS技术
2.与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发生事件相关很小的是:
A.周边沟壑纵横,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因素
B.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降雨总量多
C.汶川地震对舟曲影响很大,地震导致其周边山体的裂度增大、岩层破碎,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D.县城选址不当,水利工程设施少。
3.舟曲县地处:
A.我国内流区域 B.我国季风区
C.我国干旱区 D.我国年太阳辐射量丰富区
资料:降水变率是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mm、986mm、679mm、642mm。读资料和图回答1—2题。
1.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D.相对变率c城市大于a城市
2.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读图“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C.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下图为“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它是把祁连山总的冰川条数和面积分成100份,把其中4份作为一个长度和面积单位,按不同的方向绘制。读图回答1—3题:
1.祁连山冰川的分布
A.东多西少 B.北多南少 C.西多东少 D.南多北少
2.东北和西北朝向冰川条数相当,但面积差异显著。因为东部比西部
A.日照时间更长 B.太阳辐射更强
C.降水总量更多 D.蒸发强度更大
3.古人曾对祁连山下狭长地带的景象描述为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C.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D.弱水西流接汉边,绿杨荫里系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