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列某地区地形图(图1)以及图中B点所在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

读下列某地区地形图(图1)以及图中B点所在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处地形区名称是            ,它在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三项,4分)

 

(2)B处地形区的名称是                ,其成因是                            。(2分)根据图1和图2所示资料,分析B所在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和限制性因素?(5分)

 

(3)C所在地形区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3分)

 

 

(1)秦岭   南北方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旱地与水田分界线等等。 (4分)   (2)渭河平原      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2分) 有利条件:①地势较为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左右),土壤肥沃。②有河流经过(河谷地区),灌溉便利。③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期。 限制性因素:①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0℃);②年降水量较小(约600mm),冬春季较干旱。(5分) (3)水土流失。(1分) 原因分析:a .黄土是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b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c.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地形。d.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任答两点,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 ≥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4分)

 

(2)分析B区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3分)

 

(3)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4分)

 

(4)B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读下图所示两地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   图甲所示区域与图乙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纬度相当,但气候截然不同,试分析原因。(4分)

 

(2)图甲所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试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分析原因。(4分)

 

(3)图乙中阴影地带②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什么?并分析②处该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4)我国在图甲区域建立核电站,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读我国台湾地区图,回答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图中信息,计算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     )

   A.110 km            B.220 km         

   C.330 km            D.440 km

2.岛上铁路呈环状分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洋流            

   C.河流              D.地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临东海,乙位于南海        

B.岛上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C.岛的西北部冬季也有地形雨          

D.岛上居民主要是高山族

 

查看答案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节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影响甲地区等降水量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季节风向         D.纬度位置

3.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A.水能、石油       B.土地、森林  

C.水能、森林       D.水能、矿产

4.图中地区跨几个干湿地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3.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