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武汉位于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处,而且城区湖泊众多,有“百湖之城”的美誉,这些...

武汉位于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处,而且城区湖泊众多,有“百湖之城”的美誉,这些湖泊在雨季发挥着蓄纳雨水的作用。然而2011年6月18日,一场长达20多个小时的大暴雨,让武汉几成“泽国”,全城多处交通要道积水严重,交通几近瘫痪。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此次武汉严重城市积水的原因除强降水以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城市的硬化地面导致雨水无法渗透

B. 上游三峡水库泄洪,导致长江水淹没武汉城区

C. 城市排水系统落后

D. 城市发展导致湖泊面积的减少

2.武汉夏季多高温闷热天气,素有“火炉”之称,分析原因正确的是:

①河谷地形,不易散热

②城市水面多,水份蒸发释放热量

③盛夏季节多晴天,太阳辐射强

④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排放的人为热量多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1.B 2.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浙江沿海某地一河流沿河景观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一般而言,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河段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段河水向下侵蚀作用强     B.丙河段年径流量大于丁河段

C.丙处水能资源一定大于乙处     D.甲处水能资源一定大于乙处

2.2009年8月9日因受强热带风暴影响,该河发生了大洪水,洪水退去后,某人沿河勘查发现:

A. 自甲到乙河床两侧堆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小

B. 自甲到乙河床两侧堆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大

C.在甲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大于丁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

D. 在乙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大于丁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

3.关于该地水体参与的水循环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只参与大循环        B.参与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C. 参与各种水循环     D.参与海陆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4.2011年春,该地出现了旱情,为缓解今春的旱情,可采取的措施有:

A.跨流域调水    B. 海水淡化      C. 人工增雨    D.调整种植结构

5. M山相对高度为1500米,山脚海拔为100米,则:

A.M山山麓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     B. M山上有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

C. M山山麓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M山山顶有终年积雪

6.N山原本树木茂密,后因坡地开垦、水土流失,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土层过薄已无法耕种而抛荒,至今N山仍只是杂草丛生的荒山。N山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A.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B.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荒漠化    D.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

 

查看答案

图1为北半球某地地面状况示意图,7月份该地天气晴朗、稳定少变,则该地白天因热力原因形成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如图2中     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下表为2010年12月21日~12月27日哈尔滨和广州两城市的天气情况,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12月21日~27日期间哈尔滨和广州都曾受某种天气系统影响,这种天气系统是:

A.寒潮     B.准静止锋       C.冷锋     D.低压

2.12月21日~27日期间,广州每日的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都比哈尔滨高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南岭对冬季风的阻隔作用    B.广州离海洋近     

C. 广州离冬季风源地远       D.广州纬度低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每题1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这幅图所提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2)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3)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4)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或防治该问题:                                   

                                     (至少2点)

(5)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图中所示的问题是属于           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村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8℃(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

(1)该自然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 ,这里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7分)

(2)甲、乙、丙、丁四处中,一般情况下商店比较集中的是__ 处,理由是___。(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