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的统计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世界、中国、美国人均耕地与人均GDP比较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述哪些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从表中看出哪两个省区的人口负担最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椐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4)读上表,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的原因。

 

(1)沪、苏、津、粤     ①计划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降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等,使平均寿命延长。 (2)沪、粤    自然条件优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外的高度开放;环境人口容量大。 (3)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剧     原因: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很多,导致人口密度增加;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 (4)自然原因:灾毁耕地    社会原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广东省主要高速公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广东省主要高速公路分布及对区域联系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沿海岸线分布,北部地区多南北向分布

B.沟通了与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扩大了广东省的经济腹地

C.加强了省区内物资流通和人员往来,沟通了粤东与粤西的联系

D.沿海高速公路经过的主要城市有汕头、惠州、江门、阳江、韶关、湛江等

2.京珠(北京—珠海)高速是我国南北向最重要的高速公路,图中A是其中的一段,京珠高速公路经过的主要城市有(  )

①石家庄    ②邯郸    ③合肥    ④武汉    ⑤济南    ⑥南昌    ⑦长沙

A.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⑦         C.①②④⑦          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

图是长江三角洲某城市工业布局变化示意图。近年来该市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逐渐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业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城市的重化工业不断向北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主城区及周边地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城北地区人口众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2.图示重化工基地依靠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

①水运  ②高速公路  ③航空  ④铁路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技术工业区

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

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2.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交通便捷

C.军事订货多                  D.环境优美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企业离开“硅谷”,把工厂建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原因是

①“硅谷”技术力量日益下降   ②“硅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③“硅谷”土地被占用殆尽   ④东南亚等地有土地价格低等优势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目前粮食基本自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过去印度大量进口粮食的自然原因是  

A.多水旱灾害              B.人口过多        C.耕地面积小          D.土壤贫瘠

2.有关印度的作物分布,正确的是       

A.德干高原地势高,降水少,光照强,种植黄麻

B.东西沿岸平原降水多,水热条件好,种植甘蔗

C.东北丘陵地区降水多,土壤呈酸性,种植茶叶

D.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水稻

3.印度解决粮食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实现农业高度机械化、专业化和区域化

B.大规模进行垦荒种粮,缩小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生产

C.发展其他产业,增加出口,以便向国际市场换取更多粮食

D.兴修水利,培育良种,提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