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问题探究:表一、表二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

问题探究:表一、表二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表并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表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表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表一和表二,分别画出绿洲和荒漠的气温和风速曲线图(一幅气温图和一幅风速图)(4分)

(2)请简述绿洲和荒漠的气温和风速的差异(4分)

(3)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4分)

(4)假设绿洲遭到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

 

(1)(每条曲线1分,共4分) (2)绿洲日均温比荒漠低,且气温日较差比荒漠小。(2分)绿洲全天风速比荒漠低,且日变化幅度比荒漠小。(2分) (3)湿度(降水、气压等)(2分)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应包含:绿洲和戈壁、某一气象要素、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示例:“绿洲和戈壁湿度(或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2分) (4)气候失调,绿洲面积缩小,土地退化(荒漠化)等(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共13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左图)。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粪便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右图)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5分)

(2)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4分)

(3)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4分)

 

查看答案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2.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城》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得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    )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查看答案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无限性        B.可再生性         

C.季节性        D.非可再生性

2.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

A.1%     B.19%      C.20%    D.21%

3.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4.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

A.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5.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查看答案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 (     )

A.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B.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C.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D.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3.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    

A.②        B.③      C.④        D.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