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传统稻作农业 B.大牧场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传统稻作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现代混合农业

2.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1.C 2.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葡萄种植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关于葡萄适生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的耐寒能力比较强

B.适合在有灌溉水源、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C.雨热同期有利于葡萄生长

D.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提高葡萄的甜度

2.渤海湾沿岸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该地发展葡萄酒酿造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原料产地  B.靠近能源基地   C.技术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具有旅游业休闲娱乐、提供旅游服务的功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发展观光农业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 ②国家的优惠政策 ③便捷的交通 ④丰富的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目前在我国农村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是

①利于扩大农业经济范围,调整产业结构 ②避免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 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扩大市场范围 ④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5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气候是自然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展,已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鲁西和豫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但受大气环流和周围地形的影响,这里是春旱的多发区,影响了夏粮作物的生长;秋季作物生长也同样深受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寒潮和台风入侵路线的方向。(1分)

(2)图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而南方地区则是___、___、___。(2.5分)

(3)与图中台风灾害大致发生在同一季节的是___、___、___,台风灾害是由______天气系统发展所致,我们对此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分)

(4)鲁西、豫北地区一般年份形成春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该地对农业采取抗旱保收的措施叫______,采取这种措施抗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好处是____________。除了这种措施,你还能提出哪些措施?(7分)

 

查看答案

某灾害性天气系统从珠江口附近过境,如图甲所示;A、B、C三地观测到过境时的气压与平均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别如图乙、丙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1分)

(2)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从A、B、C三地中______地过境的。(1分)

(3)B地天12时风速突然很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1分)

(4)在当天12时,A地的风向为_____风,C地的风向为_____风。(2分)

(5)如何理解“台风有功也有过”?(2分)

 

查看答案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8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分)

(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2分)

(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2分)

 (4)就如何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失谈谈你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