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据乌鲁木齐市气象站观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区大气降水总体以弱碱性为主,...

据乌鲁木齐市气象站观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区大气降水总体以弱碱性为主,但有逐渐酸化的趋势,其中冬半年酸化更明显,降水的年平均PH值以-O.048的速率每年递减。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乌鲁木齐市区大气降水总体以弱碱性为主的成因叙述中,最可信的是

A.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碱性尘埃

B.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碱性气体

C.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严重,大气中盐碱尘埃较多   

D.冬季受到来自西伯利亚气流影响,通过大气运动输入大量碱性物质

2.乌鲁木齐市区大气降水有逐渐酸化的趋势,其中冬半年酸化更为明显的原因是   

①酸性气体排放量增加  ②冬季风力小③冬季降水量少④气温低,对流运动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C 2.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2.影响③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量厚度             B.太阳高度         C.地势高低         D.植被状况

3.近50年来,①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

A.云量增加             B.环境污染         C.气候变暖         D.人口增加

 

查看答案

等流时线是指流域上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时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读图(图中数值为相对值),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河流南北两条支流a、b平均流速比较

A.a支流较快 

B.b支流较快  

C.一样快   

D.无法判断

2.图示流域内,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A.流量与等流时线数值大小无关               B.植被覆盖率对等流时线无影响

C.地形起伏大小与等流时线无关               D.出口断面距与等流时线无关

 

查看答案

2010年12月15日,西藏墨脱公路关键性工程——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墨脱人民被茫茫雪山所阻隔的历史终于结束了。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墨脱县城分布位置及最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分布在河流沿岸,靠近河流,河运发达

C.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开阔,热量条件好

D.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利于农业发展

2.关于墨脱公路的修建对当地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墨脱公路的修建,对墨脱发展旅游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B.墨脱公路的修建,有利于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公路的建成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D.墨脱公路的修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浙江某地三大产业构成变化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上图为浙江某地产业结构调整图(a为第一产业,b为第二产业,c为第三产业),结合表判断,能正确反映该地1980年到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顺序的是

A.①到②     B.②到③      C.③到④      D.④到①

2.读图,若②为某城市的主城区,①为该城市的卫星城,③和④为周边小城镇,图中最大六边形为该城市的规划用地面积,线段表示城市道路网布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为分散、串珠状布局形态B.该道路网多分布在地势平坦、开阔地区

C.出现卫星城属于城市化过程  D.等级高、数目多、服务范围大、功能齐全的是②

3.若图中最大六边形为西欧某城市,①②③④代表该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自南往北流的河流由④流向①,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A.①一商业区④一工业区③一住宅区    B.①区河段过度开发可能诱发滑坡灾害

C.②区适合发展乳畜业和花卉种植业    D.钢铁工业应布局在城市的东北方向③

 

查看答案

读“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阶段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各阶段中,人口总增长最多的是

A.1949~1952年  B.1958~1963年  C.1964~1976年  D.1986~1990年

2.有关合肥市各阶段人口变动的正确叙述是

A.1949~1952年属于低增长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B.1953~1957年自然增长率和自然增长人数均最高

C.1958~1963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迁入增长较大

D.1986~1990年受60年代人口高峰影响生育率较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