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14~15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B        2.D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第14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素,如矿产、能源,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由于当地煤炭资源丰富,故以此为依托,适合发展高耗能产业。        2.第15题,该地产业的改变主要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变废为宝,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也利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11~1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  部分不能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3.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初,它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查看答案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表数据。据此回答9~10题。

年份

降雨量

(mm)

地表覆盖

非林地

人工林地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2a)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t/km2a)

1992

475.4

4.5

160.5

1.0

0.2

1990

611.4

9.9

264.6

1.9

6.6

1993

815.9

10.1

272.6

2.4

0.5

1991

884.8

11.1

299.2

2.8

4.9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A.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大于非林地

B.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反比例的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2.图表资料反映了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保护海岸,抵御台风

 

查看答案

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

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2.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该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2.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有效地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         

B.遏制了湖南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

C.极大地破坏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D.优化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

 

查看答案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3-4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