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如图5)。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叙述不合适的是 ( )
A.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C.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D.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加快海南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B.宁夏农业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C.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D.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下图(图4)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回答:
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
A.棉花 B.水稻 C.玉米 D.小麦
2.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省该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是 ( )
A.海拔高,年温差大 B.睛天较多,太阳辐射强
C.日照时间长,温度高 D.南部河谷地区雨热同期
3.在该农作物收获期内N省最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 D.受副高明控制下的伏旱
下图(图3)是某山地海拔与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植物生长量、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及年平均气温,数值从左至右是由小到大。回答:
1.图中abcd曲线与其相关的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
A.a—年降水量 B.b—植物生长量
C.c—年平均气温 D.d—年太阳辐射量
2.使c曲线在丙处附近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面状况 B.大气环流 C.降水量 D.坡度
3.如果此山为我国西部高山,与甲、乙、丙相比,丁处交通便捷、城镇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平坦 ②人口众多,工农业较发达
③水源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来源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劳动力和科技是两个重要因素。读图2完成:
1.下列工业部门和①最相符的是 ( )
A.电子装配工业 B.钢铁工业 C.航空航天工业 D.服装鞋帽工业
2.和北方的甜菜制糖和南方的甘蔗制糖业最相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投入的变化,工业部门④的发展趋势是 ( )
A.④→①→② B.④→②→③ C.④→③→① D.④→①→③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工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下图1)。其中土地成本和产品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
1.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 )
A.a、b、c B.c、a、b C.c、b、a D.b、a、c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与④两处运费的差异主要由土地成本不同造成的
B.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C.距城市中心距离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
D.该城市东侧交通能达度比其他方向都要高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6—7题:
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少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高
2.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D.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