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大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与河流入海口乙地的比较资料
(1)说出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原因。(8分)
(2)该河流域范围内有哪些优势能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2分)
(36分)读南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10分)
(2)请从交通位置和资源角度,简述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6分)
(3)试分析A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12分)
(4)比较图中a、b两城市的区位差异。(8分)
区位条件 |
城市a |
城市b |
海陆位置 |
|
|
交通 |
|
|
地形 |
|
|
在国土中 的位置 |
|
|
表2
是以北纬30°某地O点上空俯视图,弧MPN为晨昏线,O、P、Q三点在同一经线圈上,读图回答10~11题。
1.PQ两点的纬度差取值范围符合
A.6.5°~30° B.30°~60°
C.6.5°~66.5° D.6.5°~53.5°
2.当PQ两点距离最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浙江沿海地区台风影响频繁
B.苔原带驯鹿向南迁徙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D.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一年中最高
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第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地位于北半球 ②该地位于南半球
③该地受冷锋控制 ④该地受暖锋控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为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动趋势。图4为1998~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
1.读图3,在1995~2005年期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化
A.1995年以来持续向南移动 B.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
C.1998年以后移动速度较快 D.1998年至2000年有西移趋势
2.产生这10年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移动趋势的成因可能是
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能源消费增加 B.“振兴东北”使东北能源消费增加
C.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增长幅度加快 D.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3.根据图4,可知
A.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
B.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呈现上升趋势
C.1998~2006年期间我国一直进口能源,没有出口能源
D.图示大多数年份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大于消费总量
下面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1.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2.关于图中①、②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N处表示①②两地潜水位高度一定相同
C.M处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D.与①相比,②地潜水位的季节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