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11是中国某次赴南极科学考察航线,此次中国南极科考队仍乘“雪龙号”考察船于某年...

图11是中国某次赴南极科学考察航线,此次中国南极科考队仍乘“雪龙号”考察船于某年11月20日在上海港启航出发,先前往中山站 (南纬 69°22' 24",东经76°22' 40")完成大陆南极科考任务后,再经长城站(南纬62°12' 59″,西经58°57'52")于次年3 月20日返回上海港。图12 是美国阿盟森—斯科特科考站。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此时期赴南极科考较为理想。请至少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6分)

 

 

   (2)图11中①、②分别示意此次科考的前往与返回航线,请结合图示往返航线概述科考队乘“雪龙号”在往返航程中需要应对与克服的主要困难,并指出由中山站前往长城站航线上最北点的经纬度(地理坐标)。(8分)

 

 

   (3)中山站时间2009 年2月2日9 时25 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南纬80°25′01″,东经 77°06′58″,海拔 4087米)正式开站。请分别指出昆仑站开站 时的北京时间和昆仑站与中山站之间的大致距离。 (6 分)

 

 

   (4)美国在南极点己建立了阿盟森—斯科特科考站(图12所示)。

a.在图11中标注该站位置,并说明确定该位置的方法。(6分)

 

b.阿盟森—斯科特科考站的旧站采用的是穹顶状建筑,而新站采用的是高脚式建筑。请结合图 12 和所学知识分别简要说明原因。(6分)

 

   (5)当阳光直射曾母暗沙时,我国在南极地区三座考察站中的         站和      站为白天。(4分)

 

 

 

(1)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期赴南极考察:一是可利用南极地区的极昼期和 温暖期;(4分)二是可避开南极烈风与紫外线辐射 (臭氧空洞最严重)强的季节。(2分)    (2)需要克服南半球西风带内的狂风巨浪和躲避南极大陆边缘浮冰与冰山。(4分)西经 30 °,南纬58 °(57-59 °) (4分)    (3)2009 年2月2日12 时 25 分(3分)   1228(1220-1230)千米。(3分)    (4)a.标注点位(2分) 找出任意两个不同的经线圈(经度间隔180°)在南极大陆上的交点,即为南极点阿盟森一斯科特科考站位置。 (4 分 ) b.南极地区的烈风和暴雪是科考站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穹顶状建筑 主要考虑烈风的影响,忽略了暴雪的堆积:高脚式不但可减少强风和暴雪对科考站的影响,而且还可减少室内热量散失。 (6分)    (5)中山站  昆仑站 (4分,顺序不限)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1回答1—2题。

表1: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5大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5位

人口流入省

第1位人口

流出地

第2位人口

流出地

第3位人口

流出地

第4位人口

流出地

第5位人口

流出地

广     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     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     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     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    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乳畜业的空间主要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③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2.图中①②③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中国     C.英国      D.加拿大

 

查看答案

读“某国家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图1),完成 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 阶段的发展,甲区域   (    )

    A.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

    C 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    D.始终为人口迁入区

2.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家最可能是         (    )

    A.德国    B.巴西    C.英国 D.美国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09年3月20日19:43春分。这天,我国某中学的学生,测定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标。基本方法是:在校内选择一块平坦空地,用一根细直竹竿垂直插在地面上,并在地面绘一半径短于竹竿的圆,当竹竿影端落在圆周上时,做两个标记,并记录下时间,如图3所示(O为竹竿的位置,P、Q为12:20和15:40时影端在圆周上的位置)。读图回答1—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学校所在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信的是(   )   

A.年内有太阳直射现象     

B.气候湿热

C.地形为平坦广阔的平原  

 D.有绿洲分布

2.关于P、Q的分析,正确的是(   )   

A.P对应的时间是12:20   

B.Q对应的时间,拉萨太阳高度在减小    

C.⌒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劣弧,与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相对应)为50°

D.Q对应的时间为学校所在地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3.春分日前后,学校所在地(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牧民开始在山上放牧

C.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D.农作物生长旺盛

 

查看答案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的卫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我国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13:10,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据此回答1—2题。

1.科学家称“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其依据可能是(    )

    A.月球上天气状况稳定,便于观测

    B.月球的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

    C.月球上没有灯光及人工无线电的干扰

D.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长,适宜观测的时间长

2.“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现象

    B.月球上没有风化现象

C.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撞击力大

D.月球内力作用表现微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