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一项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但是工程建设也产生了大量的移民,如何安置库区移民成为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峡地区长期以来土地过度开垦,人地矛盾尖锐,围绕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为了妥善安置好库区百万移民,政府采用了原库区居民就地后靠与外迁相结合的方案。据此回答21~22题。
1.三峡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问题是( )。
A.环境容量不足 B.安置的资金严重不足
C.乡土观念强,不愿搬迁 D.人口文化素质低,影响搬迁工作
2.三峡移民环境容量的核心问题是( )。
A.生活水平提高问题 B.就业问题
C.耕地问题 D.住房问题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大部分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据此回答l9~20题。
1.最适于用来解释俄克拉荷马州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A.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B.交通通达性提高
C.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D.经济区域专业化发展
2.依据材料分析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合理的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爸爸在北京寻找到好的工作后携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分析所给材料,回答l6~18题。
1.该同学的爷爷一家的迁移属于
A.短期流动 B.政治因素迁移 C.经济因素迁移 D.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2.关于该同学的爸爸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爸爸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B.爸爸的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
C.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D.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
3.该同学的叔叔的迁移属于
A.集团性迁移 B.劳务输出 C.政治因素迁移 D.国际人口迁移
图是1978~2004年我国人口总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结合示意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峰期出现在1989年
B.我国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C.1978年~2004年,我国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
D.1978年~2004年,我国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2.依据该图分析,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1%以下,不应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总量同期达到最高峰
C.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属于发达国家
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但是人口总量大,人口问题仍十分严峻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点,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
A.各国人口控制政策 B.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C.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D.自然灾害和战争冲突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l6.6亿、l5.1亿、l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0~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B.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l6亿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文化
C.资源状况 D.生活消费水平
3.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C.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D.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