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材料二:据统计,图中A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
1.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2.甲、乙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试分析甲、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3.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多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应采取哪些措施遏止水土流失的加剧?
4.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地区脱贫致富?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二 左图为福建省七月气温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
2.说出图24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很大。结合图25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25—26题。
1.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资源 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人口 D.丁表示经济系统
2.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读图(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M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完成23-24题。
1.图中可用于判断M地位于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 ( )
A.山地走向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纬度分布 D.降水量季节变化
2.该地区 ( )
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
B.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C.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多
广佛同城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同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A.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
B.人才资源不够雄厚,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
C.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
D.经济辐射能强,使经济腹地过大
广佛同城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
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C.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
D.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