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12-13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 a<b<c
B. d>e
C. 若e为0℃,则河流出现凌汛
D. 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2.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图完成10—11题
1.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福建——耕地资源
图为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曲线,读图判断8-9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同期工业化进程速度慢
③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5~7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方向与下垫面无关
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综合分析后,完成3—4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100m,H处为400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地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2.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A.棉花 B.苹果 C.甘蔗 D.甜菜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