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是我国某地我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完成12-14题。
月份 项 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 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 |
166 |
48.9 |
26.2 |
26.0 |
3.5 |
1.该地可能是
A.武汉 B.西昌 C.济南 D.兰州
2.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3.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
图6是“我国郑渝(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规划图(初步规划有①、②线两种方案)”,读图回答下题。
夏秋季节,①线经过的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B.谷底暖湿空气下沉,易形成降雨
C.处于河谷,水汽含量丰富
D.河谷地形,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还田,或者将庄稼荐子留在田地过冬。表1为某地实验前后有关实验资料,回答9-10题。
|
土壤水分 |
土壤空气 |
土壤有机质 |
大气悬浮质 |
大气水分 |
实验前 |
6.3% |
25.5% |
0.7% |
14.6% |
18.6% |
实验后 |
23.5% |
16.7% |
3.2% |
3.4% |
34.5% |
1.实验结果反应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当地农民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给出灌溉、施肥、杀虫、除草配方,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这一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包括
A.GIS B.RS C.RS 、GIS D.RS、GIS、GPS
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属于不同的农业区
B.⑥⑦⑧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
C.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
D.③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2.关于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B.④地水土流失严重,⑤地土壤盐碱化严重
C.⑥地水土流失严重,⑦地石漠化严重
D.⑧地酸雨危害严重,⑨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图2和图3分别是“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和“不同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3,当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与C图相符时,下列关于图2中各地的说法,真实可信的是
A.A地与B地此时均受⑦影响
B.B地此时受②影响
C.此时船舶向东航行并经过C海峡处,顺风逆流
D.C海峡处底层洋流的流向向东流
图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4-5题。
1.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