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16~17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读“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16~1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1.C        2.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该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判断13~1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500米       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        D.北坡2000米

3.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南岭               B.秦岭            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

 

查看答案

该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查看答案

12月22日这一天,①、②、③、④四地同时看到日出。该图是四地这一天的日出时刻和日照时数。据此回答8~1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①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2.造成②、③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低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天气状况

3.若要在③地拍摄一张当天的日落照片,要将照相机的镜头对准

A.西偏北方向   B.西偏南方向    C.正西方向    D.正东方向

 

查看答案

图为某地区2010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近年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战争及动乱

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经济的发展

2.甲、乙、丙、丁四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中,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圈,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回答3~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M点的值可能是

A.0.4        B.0.8       

C.1.2        D.1.6

2.导致图中①、②两地年干燥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3.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

A.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    B.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

C.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    D.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