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

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1)台风侵袭    (2)准静止锋         (3)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降暴雨。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农业部农情调查,从2008年l0月下旬以来i北方冬走区的降水明显偏少。降水量较常年问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出骧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截至2009年2月5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57亿亩,其中严重受旱6482万亩。土地龟裂、河流干滑,地里的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

   材料二 我国季节性干旱多发区分布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    r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材料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

(2)缓解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措施是——(选择填空)。    ,

      A.长江水北调

      B.黄河上游水库向中下游输水

    C.合理利用地下水

      D.适时进行人工增雨

    E.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3)ABC是我国三个千旱严重地区,.但是三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不同。试分析说明B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4)根据材料,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

 

 

查看答案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一 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互l6万5千人。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痰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请说明防灾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读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                                      

 

(2)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等。

 

(3)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资料:20世纪90年代长江上游西南林区的森林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25°的旱地占34%,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洞庭湖的面积从1825年的6000平方公里减少到1985年的2690平方公里。

(4)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加剧长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谱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与防灾减灾。据此回答29-30题。

1.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检测内容包括

   ①旱情     ②水灾     ③滑坡     ④农林病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②检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长绿树  ④检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