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桶,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6~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2.如果用a表示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

   A、a<b<c          B、c<b<a     

   C、b<a<c         D、a<c<b

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1.D   2.C   3.D 【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第6题,资源是决定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而一地的人口容量由当地最短缺的资源决定。 2.第7题,明确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的差异。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地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16亿);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等的前提下,一地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大约8—9亿)。 3.第8题,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故水源不足是限制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3~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

   A、10、11             B、11、12          C、11、10           D、12、10

2.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

   A、1、2、3            B、4、5、8         C、7、9、10         D、6、11、12

3.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查看答案

该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查看答案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该图反映了我国“l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查看答案

2009年7月l4日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l4日02时05分至4时28分。在台湾花莲海域连续发生6.7级和5.0级浅源地震,多条国际通信光缆中断,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材料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2)和地震灾害属于同一类的灾害,在我国还有               ,多发区位于我国的       地区。

   (3)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分析回答: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决定该年的主题是: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各地在汛期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淡漠,一旦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

   (1)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在        作用的长期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危及           的异常激烈的变化。

   (2)宣传活动在汛期前开展的原因是                                       

   (3)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                      等,其中,       是一种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4)文中提及的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5)为了做好防灾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     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            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