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中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农产品是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图中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农产品是                           

(2)乙图阴影部分所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农产品是               

(3)甲乙两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中,商品率较高的是           (甲或乙),机械化水平较低的是         (甲或乙),生产规模较大的是             (甲或乙)。

(4)甲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也有分布,具体来说,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其经营方式主要是             农场。

 

(1)商品混合物农业  小麦  玉米(2分)    (2)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    (2分)    (3)甲 乙 甲    (3分)    (4)东北  西北  国营 (3分)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1)甲表示美国中部的小麦、玉米带;(2)乙表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水稻种植业;(3)甲图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乙图的水稻种植业的特征: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低等。(4)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广人稀的地区,以国营农场模式生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11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 1950年以后,发展中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___________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__________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图中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直接表现                            。(4分)

(2)乙图中的①②两线中,最有可能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                                等。(6分)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24~2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形成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人口与生态;科技              

B.城市化与水土流失;耕作方式

    C.产业结构调整;生物技术        

D.农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生产投入

2.2002年人均粮食产量突变的可能原因是    (    )

    A.大批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劳动力减少

B.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高了生产率

    C.该年份风调雨顺,农业增产  

D.因市场因素,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查看答案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

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    )ks4u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       

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查看答案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是  (  )

A.住房紧张         B.环境污染      C.入学困难          D.交通拥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