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面是我国某两省(区)的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影响甲、乙两...

下面是我国某两省(区)的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水源      C.水源和地形       D.植被和气候

2.目前,甲、乙两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分别是

A.“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B.平原绿化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C.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绿化工程  

D.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

 

1.C 2.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 1.甲省整体人口密度少,但局部人口分布呈带状相对集中,故判断为沿河流分布,如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为水源;判断该省为新疆;乙图东西部的人口分布差异很大;西部人口稀疏,东部人口较稠密,且东部地区的中央地带人口分布最稠密,符合我国四川省的人口分布。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甲为新疆,正在建设的防护林工程为“三北防护林”;乙为四川,正在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资源互补。读图回答16~1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与长江航道相交的港口分别是

A.南京、武汉         B.枝城、武汉

C.武汉、九江         D.九江、南京

2.“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3.“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查看答案

美丽的中华,无论你怎样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下面四组材料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5题。

1.长芦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的盐场,其晒盐的有利条件是

①海滩平坦   ②晴天多、光照强     ③夏季多暴雨    ④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2.世界屋脊上远望冰川悬垂,银峰高耸,成为我国夏季气温的最低点,其成因是

  A.日照时间短                  B.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C.海拔高,空气稀薄            D.植被覆盖率低

3.“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上下联所描写的地区分别是

  A.青海、甘肃    B.江苏、浙江    C.西藏、宁夏     D.四川、湖南

 

查看答案

图中有四条山脉,属于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分界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读图,分析回答9~1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2012年3月17日,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2.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A.P处以上河段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3.图中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明显增加     B.夏汛明显      C.含沙量增大  D.结冰期长

 

查看答案

图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