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第1~2题。
|
1975年 |
1985年 |
1995年 |
2005年 |
出生率(%) |
4.4 |
4.3 |
4.3 |
4.3 |
死亡率(%) |
2.0 |
1.7 |
1.6 |
1.4 |
1.该国处于图中的
A.阶段I B.阶段II C.阶段III D.阶段IV
2.该国1975—2005年期间 ,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B.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C.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国的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赞誉,也为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借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沧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延续了千年的佤族聚居地。全县2 445平方千米的土地,山地面积约占99%。塔什库尔干县塔哈曼乡是塔吉克族聚居地,四周都是雪山。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人,仍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近年来,两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积极发展经济摆脱贫穷和落后,群众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材料二:沧源县和塔什库尔干县塔哈曼乡地理位置示意图(两图比例尺不同)。
(1)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原因(4分)
(2)简要说明两地主要河流共同水文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3)简述图A中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2011年6月11日,中国北方网新闻中心新闻:一项历时近10年的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成果《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近日在北京发布,其中呈现出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等级“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格局。长三角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两湖地区、四川盆地等均属7个高风险地区之列。
阅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2分)
(1)长江上游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长江中游的自然灾害应主要为__________。(4分)
(2)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简要说明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4分)
(3)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和_____ _铁路运往上海。(4分)
(4)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要评价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0分)
刚结束的“两会”上,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带”的概念逐渐浮现,区域竞争越发激烈。完成29-30题。
1.关于“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都在湿润区
B.地跨我国三大自然区
C.都位于季风区
D.都位于地势的第三阶梯上
2.有关6大经济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2圈矿产资源丰富,但缺水
B.3圈矿产资源丰富
C.4圈重工业发达
D.5带沿陇海线发展
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的差距。读我国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27~28题。
项目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初霜日 |
均值(日/月) |
2/10 |
4/10 |
26/9 |
21/9 |
25/9 |
距平(天) |
+5 |
+7 |
-1 |
-6 |
-2 |
|
终霜日 |
均值(日/月) |
3/5 |
21/5 |
15/5 |
22/5 |
20/5 |
距平(天) |
-14 |
+4 |
-2 |
+5 |
+3 |
1.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
A. 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B. 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
C. 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D. 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
2.该地有可能是我国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读我国长江中游某省四县区土地和人口资料表(2011年),回答24—26题。
县区 |
耕地面积(亩) |
全年抛荒面积(亩) |
土地流转面积(亩) |
规模经营面积(亩) |
农业人口 (万人) |
外出务工人数(万人) |
甲 |
431256 |
1826 |
2635 |
2510 |
47.3 |
12.0 |
乙 |
54356 |
500 |
3461 |
2585 |
6.7 |
1.7 |
丙 |
637000 |
15600 |
9940 |
9250 |
41.9 |
3.7 |
丁 |
341464 |
2610 |
734 |
385 |
36.9 |
6.7 |
(土地流转—土地转包给他人;土地抛荒—土地撂荒,未进行耕作;实际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外出务工人数)
1.四县区最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油菜 B.花生 C.亚麻 D.甜菜
2.丙县区全年抛荒面积最大,对其解释最合理的是
A.土地出现大面积沙化 B.务农劳动力大量外流
C.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 D.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3.实际农业人口人均负担耕地最多的县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