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简析甲...

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自然区位条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位于南亚内陆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小;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故干燥少雨;③另外,历史上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也加重干燥程度,沙漠广布。(3分) (2)①城市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凉爽,②城市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处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势平坦;(4分) (3)①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的地带,降水较多;②地势低平,排洪不畅;③多条大河交汇的下游地带,河流汛期集中于夏季,径流量大等;④沿海区夏秋多受飓风、风暴潮的影响,带来大量的降水。(3分) 【解析】本题考查南亚。(1)A沙漠表示南亚西北部的塔尔沙漠,主要原因是受西南季风影响小。(2)自然区域条件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3)地形:该地区为恒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地平,排水不畅;气候: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总量大,且降水集中;水文:位于孟加拉湾顶部,夏秋季节多飓风影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7分)

A、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

河流

A河

B河

长度(千米)

6670

4640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280

369

河口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2200

39000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河名称为________,注入________;B河名称为________,注入________。(4分)

(2)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_______。由于该河下游河水流速________,泥沙沉积,在河口发育了________。B河流经________盆地底部的河段,具有________价值;穿过峡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6分)

(3)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分)

(4)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_________雨。历史上,A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________与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朝鲜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4分)

(2)图中P1和P2分别是两条闭合的等压线的一段。如果此时日本沿岸多雪,那么P1和P2的数值大小关系是               。(2分)

(3)B国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要说明该国优先发展核能的理由。(4分)

(4)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工业如此布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24~2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低,深层海水盐度较高,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①海域封闭 

②水体较深 

③蒸发旺盛 

④陆地径流汇入 

⑤暖流影响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海域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  

B.图示区域是第一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C.图中西部河流为内流河

D.图中山脉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查看答案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表中信息完成20~2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甲岛

乙岛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形特点

山地丘陵为主,

中部高四周低

山地丘陵为主

土壤类型、分布规律

砖红性红壤,具有

地带性规律

火山灰,具有非

地带性规律

主要经济作物

茶叶

甘蔗

1.甲、乙两岛气候成因的相似点有(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D.冬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

2.当甲岛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收获期         

B.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期

C.利于茶叶的生长,不利于甘蔗的收获  

D.不利于茶叶的生长,有利于甘蔗的收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