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 1.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

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

2.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下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分析此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1.地形 2.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乳蓄业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多阴雨天气,日照少,所以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适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此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城市密度大,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 1.结合地形图,L地地势较高,为山区;故人口稀少; 2.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从大气环流和洋流分析; 3.由于当地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粮食作物成熟,而利于牧草的生长。且当地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故形成乳畜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描述日本的地形特征。

2.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3.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的降水量远大于日本海沿岸的降水量,请分析其原因。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该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地球扁率忽略不计。图中虚线表示北极圈,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用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表示的是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2.N、C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千米。若此时世界时是0时,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3.请描述图示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并说明这种天气的成因。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图,完成 29-3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A、B两城市所在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C.铁路线均位于西部

D.B、C两城市间的距离超过100千米

2.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     )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③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该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7-2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光热、降水  B.地形、河流  C.土壤、水源  D.风向、地势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  B.土壤盐渍化  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

分布密度是指某种地理事物在某区域内的分布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下图是某区域农作物分布密度等值线,读图回答25-2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造成图中该农作物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源  C.热量  D.土壤

2.图示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植被破坏  C.荒漠化  D.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