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A项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错误。B项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可能不断扩大;错误。D项我国的人口容量约为16亿,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约8---9亿;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A.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           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新华社2011年1月14日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8.5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2分)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直接结果。(6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2分)

 

(4)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3分)

 

 

查看答案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这种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是以     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A:②→③→④;B:③→⑤→⑥,填A或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该图表示的是某些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以下内容的字母代号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图内框中:(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滥伐森林,滥垦草原     

B、酸雨    

C、过量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D、环境问题    

E、水土流失             

 F、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G、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H、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    

I、温室效应                   

J、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