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该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

该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41~4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为 

A.甲为硬叶林     B.丙为热带雨林

C.丁为热带雨林   D.戊为阔叶林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B.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C.乙分布区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半年

D.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1.CD 2.BC 【解析】本题考查植被的分布。 1.结合图示降水量和温度的分布情况,则甲、乙和丙为降水量少的环境下的植被,同时丙处的温度较低,为苔原植被;甲处则温度较高,降水较少环境下的植被,为荒漠带;乙广泛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地区,为草原;丁、戊、已为降水量丰富条件下的植被,为森林,结合温度条件的不同,分布对应已针叶林、戊阔叶林;丁热带雨林。故C、D项正确。 2.结合上题的信息,A项丙表示太原带,非洲没有分布;错误。B项甲表示荒漠带,故气温日较差大;正确。C项乙为草原,主要分布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都集中在夏季;正确。D地中海气候下的植被为硬叶林;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39~40题。

1.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交通条件改善

2.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37~3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2.该地区在我国可能分布在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云贵地区

 

查看答案

我国“南米北面”的传统饮食习惯,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     B.周期性     C.商品性     D.市场性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A.光热条件    B.市场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

 

查看答案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33~3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