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中A、B、C代表的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的典型分布,读图回答。(1...

图中A、B、C代表的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的典型分布,读图回答。(15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请选择A、B、C三地相对应的农作物名称,将其填在字母后面的横线上,农产品的名称:小麦、水稻、天然橡胶、玉米。

A          、B          、C                         

(2)A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 从投入多少看,属于         型农业。该地区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为了减轻上述灾害的损失,目前人们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出两条措施)                ,                         等。

(3)C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生产特点是                            

 

(1)(4分)水稻   天然橡胶   小麦、玉米 (2)(8分) 水稻种植业 (1分)  (劳动力)密集 (1分)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2分)         水旱灾害(2分)   兴建水利工程、加强灾害预报等(2分) (3)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明显的地区专门化生产  (3分)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1)A主要分布在亚洲,故表示亚洲水稻种植业;B位于非洲赤道附近,为热带地区;故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C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北部,为商品谷物农业带,主要生产小麦、玉米。(2)A表示亚洲水稻种植业;注意按投入多少,农业分成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水稻种植业属于密集农业。该地区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由于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故旱涝灾害多发 ,为此,主要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加强气象预报来防灾减灾。(3)C地表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11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②对气温:                                          

  ③对降水:                                            

  ④对地下水:                                            

 

查看答案

该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据图示回答问题 (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B两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分别为:              型和               

 

查看答案

造成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容量远小于东南部地区的原因是

A.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B.西北地区交通不便     

C.西北地区历史悠久                 D.西北地区资源短缺

 

查看答案

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

    A.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      B.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C.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    D.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

 

查看答案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52~5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②、③两地区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②地区海拔较③地区低,热量条件较好

B.②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③地区多

C.②地区地热(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光热条件优越

D.②地区位于澜沧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2.有关图中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性因素

B.⑤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大,粮食产量低

C.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⑤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D.春旱是影响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