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甲、乙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中心,据此回答22~23题。 1.有关甲、乙两地所在区域...

甲、乙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中心,据此回答22~2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少                   

B.甲地海拔高,乙地海拔低

C.甲地所在省区年太阳辐射强,风能资源丰富 

D.乙地所在省区地表崎岖,水能资源丰富

2.甲地所在省区局部地区出现岩石大面积裸露,主要原因是

①  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加强            

②  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气候干旱少雨                     

④植被破坏严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D          2.C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局部地区。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甲表示贵阳;乙表示昆明。第22题,甲乙所在区域为云贵高原,乙地所在省为云南,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 2.第23题,甲省区出现的局部地区岩石大面积裸露即石漠化现象(属于水土流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该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 20~21 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区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 .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查看答案

图5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5,完成17~1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14-1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是:

A.夏季气候温暖,

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草类茂盛

2.甲地代表性的牲畜种类是:

A.三河牛            B.伊犁马

C.滩羊              D.牦牛

3.下列不属于我国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长城              D.横断山

 

查看答案

该表为部分地区工业用水比较表。回答12—13题。

 

水价(元/吨)

有效利用率(%)

广州地区

0.3

33

京津地区

1.6

52

日本东京

14

87

1.该表说明

A.东京的水资源最紧缺          

B.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低于日本

C.低水价是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

D.我国的节水技术与意识强于日本

2.我国南方地区水价低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

    B.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

 

查看答案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生产、生活情况,回答10~11题。

1.下列我国少数民族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                            (  )

A.哈萨克族             B.鄂伦春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2.与上题所述少数民族分布地区接壤的邻国是                            (  )

A.俄罗斯                     B.朝鲜

C.哈萨克斯坦                 D.蒙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