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为沿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

图为沿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BCD四地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2.B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有关其叙述,错误的是

A、半湿润与半干旱界线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旱地农业和水田农业界线          D、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

 

1.B   2.C 【解析】1.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判读。第1题,结合该剖面图两端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剖面地形位于东北地区,呈东南—西北走向。四地的自然景观C、D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区,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处于半干旱地区,自然景观为温带草原;主要由于水分条件的递减而导致的。 2.第2题,B表示大兴安岭,C项我国旱地农业和水田农业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闯关东”路线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4.大量关外的农民来关东开荒种地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5.东北是我国最大林区,长期以来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采伐以皆伐为主等;合理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等。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甲                                  乙

1.甲、乙两图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

2.甲图半岛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分析该气候类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乙图所在国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________,试分析此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4.甲、乙两图所示主要国家均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矿产)进口地区,请分别写出该种矿产海运至我国的最近线路必须经过的“咽喉地带”的名称。

 

查看答案

长江是一条龙,长三角是龙头,上海是龙珠,武汉等中游地区是龙身,重庆是龙尾,这条龙要真正舞起来,关键是龙头、龙身、龙尾要协调联动,这样才能舞出威风,舞出气势。

材料:图是长江流域局部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和铁路线分布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b、c、d西南地区最大工业城市的是________(填字母),简述其形成工业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2.图中c、d两地之间的南北铁路干线是________,简述该铁路修建的区位因素。

 

查看答案

该图示意阿尔卑斯山和天山某山峰(局部)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28~3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

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

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2.可作为判断天山北坡依据的是(  )

A.山地荒漠草原带分布的上限更高

B.雪线更高

C.山地荒漠带的分布面积更大

D.山地草原带分布面积更大

3.两座山所处纬度相差不大,但森林带上限高度相差较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25~2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策  B.市场  C.气候  D.地形

2.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

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3.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