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城个数与总县城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

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城个数与总县城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回答28—2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傣族群众在划龙舟和过泼水节 

②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③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④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高位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C     2.B 【解析】1.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我国的河流)。第28题,根据资料分析①黄河的峰值出现在7月,错误。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南向北推迟,错误。 2.第29题,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为7月。①我国傣族群众在划龙舟和过泼水节,为雨季时,一般为4—5月;错误。②巴西位于南半球,7月为南半球冬季,热带草原为旱季,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该图是我国不同时间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气象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判断第2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造成5月28日与8月23日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壳活动      B.地形状况      C.植被状况       D.雨带分布

 

查看答案

“滴、滴、滴……!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8点整”。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报时声,你可知道,标准的“北京时间”发自陕西省的一个普通县——蒲城(109°33′E,34°57′N)。这里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就在这里,它是中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读“蒲城的位置示意图”,完成25—2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当蒲城发出的时间为2004年2月21日20时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旧金山(122.5°W)的区时约为5时12分 

B.圣保罗(约47°W)的昼长小于12小时

  C.中国最西端的地方时约为21日15时   

D.全球都属于2月21日

2.关于蒲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月平均气温大于0℃               

B.所在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C.年均降水量800mm以下,且多暴雨   

 D.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80°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岛屿示意图”,回答23—2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之一,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晒盐的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2.③地被称为中国“雨极”,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洋流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大气环流   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查看答案

该图是某区域分布简图,判断21—2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城市的纺织工业主要是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2.对图中铁路线建设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保持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B.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C.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     

D.提高区内矿产资源的外运能力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略图”,回答17-2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一般情况下,图中河流流向、最大径流量分别是               

A.由北向南流动、6月        B.由南向北流动、7月

C.由南向北流动、8月        D.由北向南流动、9月

2.若图中黑点代表城市,则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宗教         D.水源

3.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

4.若图中黑点代表某种经济作物分布区,则该经济作物最有可能是    

    A.甜菜             B.棉花             C.油菜             D.茶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