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洞庭湖年平均输水量 年输沙量(108m3) ...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洞庭湖年平均输水量

 

年输沙量(108m3

占入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

1.094

82.0

四水来沙

0.241

18.0

入湖总沙量

1.335

100

出湖总沙量

0.351

26.3

湖内沉积量

0.984

73.7

 

(1)图中A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2分)

(2)长江在              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分析原因。(3分)

(3)描述洞庭湖变化的特点及原因。(5分)

(4)简述洞庭湖变化产生的危害。(3分)

 

 

(1)河道弯曲、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 (2)夏;夏季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携带泥沙量多。 (3)湖泊面积和容积减小;1974年以前减小速度较大,1974年以后减小速度变缓。 原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 (4)湖泊调蓄能力下降,加剧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鸟类栖息地消失;净化水源和空气的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湖泊。(1)A表示长江中游的荆江段,由于河道弯曲,故泥沙淤积,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2)雨季时,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且河流流量大,输沙能力强。故夏季入湖泥沙最多。(3)通过洞庭湖的面积和湖泊容量变化反映: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缩小。主要原因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4)考查湖泊的生态功能。湖泊能调节河流径流量,调蓄洪涝灾害;为各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水中的污染物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2008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29~3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  )

A.北京  上海   广西  新疆        

B.上海  广西   北京  新疆

C.广西  新疆   上海  北京    

D.新疆  北京   上海  广西

2.据图,可以判断(  )

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气候炎热        

B.乙工业用水比例高表明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C.丙生态用水比例低说明该地植被覆盖率低

D.丁农业用水比重大与该地气候干旱有关

 

查看答案

随着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至2003年云南省丽江市已基本形成了较为优化的产业结构。读图,回答27~2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3年较1992年就业结构比例变化最小的是第一产业         

B.2003年第一产业单位劳动力产值最低

C.2003年第三产业单位劳动力产值最低     

D.该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很高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某盆地自然景观剖面图,读图回答25~2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2.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水源条件

 

查看答案

2009年3月结束的“两会”上,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图)”的概念逐渐浮现,区域竞争越发激烈。回答23~2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均位于(   )

A.湿润地区        B.第三级阶梯

C.季风气候区      D.矿产丰富区

2.Ⅳ经济圈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

A.政策扶持        B.著名侨乡     

C.海运便利        D.科技发达

 

查看答案

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喀什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12月30日,连接南疆8个县市的喀和铁路(如图所示)建成通车。读图完成21~2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

A.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潜力巨大        

B.交通条件好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

2.喀和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下游       B.沙漠地区     C.高山雪线附近     D.绿洲地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