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正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所定义的那样,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据此回答11~13题。
1.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碍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治沙工程措施是( )
A.钻孔深栽 B.飞机播种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2010年国家将甘肃省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到2015年,甘肃省将培育出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农业模式。据此回答9~10题。
1.甘肃省循环经济实验区的确立,表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
A.可持续发展观念刚刚开始建立
B.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观念走向实践
C.注重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
D.政府积极倡导公众实际参与度低
2.下列不应列入甘肃省循环经济生产措施的是 ( )
A.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基地 B.开荒扩大耕地
C.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D.开展综合利用
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据此回答7~8题。
1.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
(1)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
(2)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3)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
(4)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1)(2) B.(2)(3) C.(2)(4) D.(3)(4)
2.下列最便于人们日常出行的运输方式代号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全长约1318千米,预计将于2010年底全线贯通,并于2012年通车运营,读图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1.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
① 减少建设成本
② 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③防止不同交通线路的相互干扰
④减少对周边的环境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下列对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密切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联系
② 从根本上解决南北铁路运输压力紧张状况
③有利于跨城就业
④加剧大气污染
⑤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下边左图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右图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3~4题。
1.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环境优美
C.交通便捷 D.能源充足
2.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B.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
C.因生产联系而分散
D.工业布局趋向水源丰富地区
图为“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工资水平低
B. 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C. 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差异悬殊
D. 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
2.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现在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 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 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D. 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