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英国《晚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治理沙漠化运动取得历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每年减少1 717平方公里,估计中国有53万平方公里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复。
材料二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_________ (省区),试列举其自然地理分界线(至少两点)?(3分)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形成原因?(2分)
(3)C地区荒漠化形成原因是什么?(2分)
(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
其形成的原因是 。(2分)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有利条件是 ,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人为原因是 。(3分)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
(4)鄂尔多斯市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材料三,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选择的三类工业部门 、 、 ,(3分)理由 (2分)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24~25题。
1.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水源丰富 B.劳动力廉价 C.科技发达 D.交通便利
2.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 )
①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
②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20~23题。
注:《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中黑色柱状为煤炭浅色柱状为电力
1.丙地煤炭外运至沿海港口的专用铁路是( )
A.京包线 B.神黄线 C.大秦线 D.焦日线
2.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
施是( )
A.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加强水运 D.建坑口电站
3.该省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源是( )
A.煤炭的露天开采
B.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4.该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 )
A.说明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
B.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D.减少水资源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湿地和森林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8~19题。
1.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 )
① 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 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2008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善待并擅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类自己。下列能体现善待并擅待森林的是 ( )
① 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② 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
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
④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比分析法是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的重要方法,具体就是对不同时间的卫星图像色调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把不同的地面物体区分。如右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 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两种电磁波的强度特征。读图,回答16~17题。
1.如果以上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 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2.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象应该是拍自播种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