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日0时开始,我国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图2为近四次人口普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3-4题。
1.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呈现低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2.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C.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D.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过大
图1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1.对应图③国家所出现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A.鼓励生育
B.采取移民政策
C.计划生育
D.鼓励人员出国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1629年 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徙牧伏尔加河。 1632年 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1644年 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制定《蒙古一卫拉特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1644年 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克阵亡。1645年 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游牧区域。此后十余年间,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形成。1655年 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1657年 土尔扈特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1672年 俄国指令土尔扈特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1696年 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噶尔丹。1712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出访土尔扈特,途中为俄国所阻。1714年 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1731年 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1756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1765年 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1770年 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1771年 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乘6万余人。10月15日,渥巴锡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众记》两碑,以资纪念。右图为土尔扈特回归路线示意图。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于1771年1月17日踏上东归征程,7月8日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读图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图中字母A处表示的是印度1980年开工挖的拉贾斯坦运河,它可以引印度河的最大支流——萨特累季河(在西藏境内叫朗钦藏布)的河水到塔尔沙漠。据国外农业专家估计,1987年这条运河正式输水后,印度西部干旱地区可增加57万公顷水浇地,使印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棉花产量约可增加12%。
(1)印度西南部为什么会形成大面积沙漠?
(2)萨特累季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3)拉贾斯坦运河送水后,印度的邻国B国多次向印度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干预,这是为什么?
(4)气候上本区属_______类型,印度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的黑土区。
(5)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内部确是一片热带草原的风光,分析原因。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4分)
(1)朝鲜半岛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该半岛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海沿岸,主要原因
(2)A、B、C三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3)D、E表示同一种工业在两国的分布。影响D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
(4)影响F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9分)
(1)甲国位于黄海与 海之间,其降水较B地 (多、少),原因是 。
(2)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2万余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析乙国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