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30分)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9 材料二 A所在...

(30分)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9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A所在国盛产特殊玉石:树化玉。树化玉多生成于中生代,是树木在特殊条件下玉化形成的玉石。形成树化玉的必要条件有:第一:需要有茂密的森林。第二:在树木埋入地下之前,有一个燃烧或炭化的过程。第三:要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将森林深埋地下。第四:需要良好的地质保护条件和环境,包括充足的岩浆,适合的温度,足够的压力,封闭稳定的环境等。

(l)a为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b、C为当地沿海白天与晚上的常见风向(称为海陆风),从成因、影响的时空尺度上比较a、b的差异。(12分)

(2)A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A地附近往往因气象条件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请说出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气象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10分)

(3)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二中划线部分描述的大自然掩埋森林于地下的可能方式及原因。(8分)

 

 

(1)成因:a是南半球东南信风超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或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季节移动而成)(2分);b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白天陆地升温快,陆地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海洋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2分);a影响范围广(可以影响到整个区域)(2分)、b影响范围小(沿海狭窄区域)(2分);a影响时间长(夏半年或6-10月)(2分)、b影响时间短(只在白天)(2分) (2)水稻种植业(2分);旱涝灾害(2分)和热带风暴(或飓风、热带气旋)(2分);加强监测预报(2分)修建水利工程(2分) (3)①地壳运动(2分),地壳断裂下沉掩埋森林(2分);②自然灾害频发(或她质灾害频发)(2分),如泥石流,洪水,岩崩,塌方等掩埋森林(2分);③岩浆活动频繁(或强烈)(2分),火山爆发后的火山灰(或火山喷发物)沉积掩埋森林(2分)。(总分为8分,只要答出两个或以上角度就可)。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东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成因是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是季风环流,影响范围较广,时间长。b是海陆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陆地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海洋气压高,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是一种热力环流,影响范围较小,时间短。A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因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另外,该地多飓风,因而农业生产不稳定。应加强气象监测预报,修建水利工程。导致大自然掩埋森林于地下的可能方式有地壳运动,地壳断裂下沉掩埋森林;自然灾害频发(或她质灾害频发),如泥石流,洪水,岩崩,塌方等掩埋森林;岩浆活动频繁(或强烈),火山爆发后的火山灰(或火山喷发物)沉积掩埋森林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从B出发沿河谷游览到C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见原始森林茂密,云雾缥缈,瀑花飞溅

B.大江的马蹄形拐弯适合从高处俯视

C.6月到8月出游要特别注意滑坡、泥石流、塌坡等现象

D.C处河谷梯田层层,旅游季节青稞飘香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图,据图5回答9~11小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从C处北望,但见雪峰座座               

B.从A到B峡谷幽深,水能丰富

C.从B到C,河谷形态从宽缓变狭窄后又宽缓 

D.从A到C,河谷距离为1000千米

2.在A到B河段中的某地,采集到气候数据如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该河谷:

A.夏无酷署、冬无严冬                B.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C.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D.夏季锋面活动强,降水季节变化大

 

查看答案

若上图为乙地某日某时段的太阳高度角变化图,C(C>0°)为当日最低值,A到B时间差为6小时,在乙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

A.如在北半球,A时在东北方     B.如在北半球,B时在西北方

C.如在南半球,A时在西南方     D.如在南半球,C时在正北方

 

查看答案

图4为甲地某时间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A、B数值为一年中的最大值,且A到B的时间差为三个月,甲地在C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世界标准时)3:40和16:20,甲地位置可能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23.5°N,35°E   

B.66.5°N,0°   

C.12°S,30°E   

D.12°N,30°W

 

查看答案

图3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气候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农作物生长受光、热、水等自然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故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谚语,但四地中反映不明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④两地区有关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农作物主要是小麦,④地是水稻为主

B.气候变暖有利于③地农业生产,④地则不利

C.③地为黑土,④地为红壤

D.③、④两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