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为我国南岭地区某县城区域示意图,2008年,国家地质勘探队在H地发现大 型铜矿...

图为我国南岭地区某县城区域示意图,2008年,国家地质勘探队在H地发现大

型铜矿(含铜率5%)。现准备开发这个大型铜矿。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26分)

6ec8aac122bd4f6e

(1)如从经济效率考虑,你认为建一个粗铜冶炼厂和一个精铜冶炼厂分别建在图中的什么地方最适宜?并简要说明其理由。(8分)

(2)若从环境保护考虑,在此地按经济效率考虑布局的粗铜冶炼厂和精铜冶炼厂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并说明理由。(注意风向和河流)(8分)

(3)图中G地现为蔬菜地,F地为水稻田,随着铜冶炼厂的建立和发展,你认为这儿的农业结构将怎样调整为宜?(6分)

(1)新城区向南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1)粗铜冶炼厂建在H地。靠近原料地(靠近铜矿产区)节约运费。(4分)精铜冶炼厂建在M地。靠近能源地(靠近水电基地)有能源保证。(4分) (2)因位于季风区,建粗铜冶炼厂位于城市夏季风的上风向,可能对县城产生大气污染。(4分)建精铜冶炼厂位于城市饮水的河流上游,可能污染河水。(4分) (3)铜冶炼工业建设和发展,会造成人口增多,市场需求增大。(2分)G蔬菜种植地的面积可能增大,以保证需求;并利用近城的区位优势,发展家畜业、乳畜业、花卉等。(2分)水稻种植面积可能减少。(2分) (4)随着南方公路、铁路的发展,交通便利。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4分)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综合发展。 (1)粗铜冶炼为原料指向型产业,故适宜布局于原料地附近(H地),而精铜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适宜布局于能源丰富地区,M地(水电站)。 (2)当地位于南岭附近,故当地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H地位于当地夏季风的上风向,会对城市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而精铜冶炼布局于M地为河流上游,水污染严重。 (3)随着当地工业的发展,则城市人口增多,故市场需求量扩大,则G地蔬菜种植的面积需要扩大,则水稻种植面积将减小; (4)图示高速公路位于城市的南部,城市向交通便利的区位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美国和我国东北部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24分)

6ec8aac122bd4f6e

(1)从农业地域类型看,美国图中ABC区域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东北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均为____________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我国东北区的小麦与美国图中_____区为同类小麦。(8分)

(2)美国图中D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其产品大部分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特点,因此要求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布局上要紧邻消费市场。(8分)

(3)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发展条件优越。美国图中ABC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亚洲的水稻种植业相比,其发展农业突出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8分)

 

查看答案

读下侧的三角形坐标图,回答2题

6ec8aac122bd4f6e

1.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因素、能源因素、市场因素,则下列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a、b、c分别代表科研费用、能源费用、原料费用所占的比重,则能表示高科技产业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图是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距离与运费的关系变化图,据此完成2题。

6ec8aac122bd4f6e

1.从节约运费考虑,不合理的选择是:

A.OA区间选公路运输  

B.AB区间选铁路运输

C.B以外区间选水路运输

D.AB区间选公路运输

2.从海南省运输10万吨富铁矿石到武汉钢铁厂,最佳的选择是:

A.海运、河运        

B.海运、铁路运输

C.河运、铁路运输    

D.海运、公路运输

 

查看答案

扬州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逐渐萧条的原因是

A.水源供应不足                     B.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C.政治中心的转移                   D.交通条件变化

 

查看答案

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不包括:

A.稳步发展钢铁和煤炭工业          

B.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的电子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