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完成问题。

1.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2.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

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1.A 2.B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1.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的湟水谷地。 2.青藏高原虽然热量不足,但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于淀粉的积累,且温度低,农作物的病虫害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问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3.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查看答案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  )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2.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查看答案

该图是闽南某山区农作物及其销售市场构成变化图。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第一阶段,最易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石漠化   B.水土流失

C.盐碱化  D.地面沉降

2.该地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农业科技

C.国家政策     D.生活习惯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查看答案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6ec8aac122bd4f6e

(1)世界有两条主要的地震带,分别是                                          。此次地震是由            板块和           板块碰撞导致的。(4分)

(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4分)

(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