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问题。
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3.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人们通常以经度00,380N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右图,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据此回答问题。
1.“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A.北极点 B.00,380S
C.南极点 D.1800,380S
2.“陆半球”极点和“水半球”极点始终相同的是( )
A.地方时 B.正午太阳高度
C.昼夜长短 D.自转线速度
3.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北京夜幕深沉 B.全球恰好处于同一日期
C.开普敦正值少雨季节 D.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下图为“美国中部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6分)
(1)左图中①②两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4分)
(2)图中两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 ,其主要特征是
。(6分)
(3)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6分)
(4)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2分)
(5)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
纬度 |
地形 |
土壤 有机质 |
降水量(mm) |
无霜期(天) |
玉米 面积 |
玉米 单产 |
美国玉米带 |
37°N~45°N |
平原 |
3%~6% |
500~700 |
160~200 |
50% |
7500kg/公顷 |
中国玉米带 |
42°N~46°N |
平原 |
2% |
450~650 |
130~145 |
50%~60% |
6750kg/公顷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美国玉米带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有哪些?
自然条件:
。(6分)
社会经济条件: 。(2分)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20分)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6分)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2分)
(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 现象。(6分)
(4)在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会出现哪些问题?
(6分)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 ___地区与______地区。(4分)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 _____地区和___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6分)
图为农业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符合图中M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
B.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C.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
B.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