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 城市化水平与经...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2010年9月7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关于2010年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实的公告》。公告显示:经初步核实,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根据最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人民币元=0.1564美元)换算,2010年我国GDP达6.27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4682美元。

(1)结合材料一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异同。

(2)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3)材料二中能表示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点是________。

 

(1)相同点: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不同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 (2)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经济的增长。 (3)④ 【解析】本题考查两类国家的城市化发展。 (1)城市化的相同点,从城市化发展的标志说明;不同点从两类国家城市化各自的特征分析; (2)图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高,则城市化水平高;即两者呈正相关; (3)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50%;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4682美元,也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故④符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环境承载力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一   中国某地区未来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立方米)

0.1

0.1

2000

表二   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年径流总量(立方米)

8200

920万

800万

2200亿

材料二: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等预计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制约环境承载力最首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目前,限制表一和表二所示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人口  B.耕地  C.森林  D.年径流总量

(3)20年后,限制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简要说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至少答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6ec8aac122bd4f6e

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

材料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

222459737人

占16.60%

15-59岁人口

939616410人

占70.14%

60岁及以上人口

177648705人

占13.26%

注: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

66557万人

占49.68%

农村人口

67415万人

占50.32%

注:与2000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虽然比2005年和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性别比略有下降,但仍还是高于正常范围。

材料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户口登记地在其他县(市、区)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31281654人,占常住人口的30%,其中属于省外的为21498798人,省内的为978285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其中省外人口增加6433920人,增长42.71%。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答三点)

(2)从材料中可看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已是________模式,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这种模式给我国带来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________阶段,此阶段对应出现了________的现象。

(4)根据资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0年间广东省的常住人口从第三位跃居第一位,而河南省却从第一位退至第三位?

 

查看答案

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查看答案

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说明该地区城市人口为2500万

B.此图说明该地区人口密度大

C.形成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D.形成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