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
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2~14题。
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3.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完成10~11题。
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 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② 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7~9题。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图3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2,完成3~4题。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