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沿我国北回归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问题: 1.下列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读沿我国北回归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的水能、铁矿及太阳能资源丰富

B.a、b两处是我国重要的油菜、天然橡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C.c所在的山脉蕴藏丰富的金、铜等金属矿

D.b处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修建的穿过该剖面的铁路线是(       )

①焦柳线  ②南昆线  ③京九线  ④京广线

A、③    B、① ③    C、② ④    D、② ③

 

1.C            2.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形区。 1.结合北回归线穿过的经度分布判断,a表示云贵高原;没有丰富的铁矿资源;错误;b表示两广丘陵地区;油菜主产于长江流域,故错误。C表示台湾山脉,矿产资源丰富;正确。D项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区为云南省,为a地区;错误。故选C项。 2.20世纪90年代,新建的铁路为京九线与南昆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开封人祖祖辈辈流传着这样的话:“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可以推测开封城所在古代地理环境的特征是 (       )

  A.地壳运动频繁     B.气候温暖     

  C.地势低洼         D.河流流量少

2.开封是七朝古都,开封成为都城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耕地富饶,水田广布

  C.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D.交通位置优越

3.古代制约开封周围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性因素是 (       )

A.土壤贫瘠       B.多旱涝盐碱     C.常年缺水       D.交通落后 

 

查看答案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完成问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它

51

3

20

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 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其等值线的数值c>b>a,读图回答下题

6ec8aac122bd4f6e

1.等值线不可能反映的是(       )

  A.海拔    B.气压   C.降水量    D.气温

2.峡谷附近的察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原因是(       )

  A.地势低,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B.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终年多雨

C.大西洋西南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  

D.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该图显示地质灾害在我国某两省区的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所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       )

A.黄河流域上游地区   

   B.长江流域上游地区

C.珠江流域上游地区  

D.淮河流域上游地区

2.图示的甲、乙两城市分别是(       )

A.西宁兰州      B.贵阳南宁

   C.郑州合肥      D.成都重庆

 

查看答案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2.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3.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

B.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